但夹杂在公式之间的一系列图片,大家还是能够看懂的——
几张不同种类遥感卫星分别对大型船只、城市、港口和机场等目标的雷达成像效果图。
很明显,常浩南所说的“雷达探测”并不是像早期反舰导弹那样简单收到反射回波,然后挑个最大的扎下去。
而是要通过sar成像对搜索范围内的目标进行精确甄别。
直到此时,在场所有人才突然意识到,眼前这位常院士的目标,远比他们最开始想的要长远很多……
至少不是折腾出一个速度够快的高超音速武器就完事了。
稍微让大家消化了一会之后,常浩南重新开口道:
“在座的一部分同志……尤其航天科技集团的同志可能知道,前些年我曾经有幸参与过资源二号和海洋一号两个遥感卫星系统的成像算法开发。”
“在那之后,虽然更新一代的遥感卫星仍然处在研发当中,还没有具体的发射时间表,但我和我的研究团队并没有停止对于图像分割和目标轮廓跟踪的技术研究。”
“到目前为止,我们基本可以实现在海洋背景范围内发现有特殊轮廓特征的大型水面舰艇,以及在地形不是很复杂的陆地背景下识别出外形特殊的地标或者建筑……”
这个时候,下面不知道哪位突然接了一句:
“比如五角大楼?”
这个问题显然有几分抖机灵的意思,不过却恰到好处地缓和了现场的气氛。
会议室内顿时弥漫起一股快活的空气。
笑过之后,常浩南点了点头:
“虽然这个比喻可能不太恰当,但我们只从技术角度考虑的话,那确实是最完美的目标……”
又是一阵比刚才稍微稀疏一些的笑声。
“实际上,这套算法更加常用的功能或许是,在一个机场范围内精确识别出塔台、机库和跑道,或者在一个港口中识别出最有价值成为目标的船只……此外,如果采用特殊的透地雷达,那么还有能力识别出潜藏在地下的掩体或者仓库。”
他用带着少许蛊惑的语气继续道:
“当然,实际情况越复杂,辨识出目标所要求的计算量就越大,再考虑到高超声速武器的末段时间很短,所以现阶段的弹载计算机或许无法实现过于精密的要求。”
“但我相信,未来总有一天,我们会用到这项技术的……”
缩比风洞
常浩南画出的大饼,给整个项目团队带来了超乎寻常的士气。
在第一次工作会议结束之后,所有单位便按照之前敲定好的分工,开始了各自的研发工作。
尤其是直接参与到双锥体验证弹研发的几个院所,更是在航天科工九院和航空动力集团的抓总负责下开启了超频模式,计划在半年内完成第一次导引头工作测试,并在2006年结束之前发射首枚完整状态的导弹——
毕竟是应用了大量成熟技术,而且不以装备部队为最终目标,很多出于战术层面考虑的设计都可以放到一边。
所以整个时间表显得相当紧凑。
当然,从一开始,这个验证弹就是为了填补jf14风洞研发所需的大约两年空窗期,如果在这上面拖延太多时间,反而成了舍本逐末的行为。
而从另一个方面来看,这也相当于给负责风洞研发的力学所施加了一定的压力。
因此,回到单位之后,负责激波反射结构设计和风洞控制系统设计的姜宗霖很快集合了研发团队,准备开始进行针对性的技术攻关。
刚一开始,副手高云亮就用忧心忡忡的语气问道:
“姜总,我看陈研究员他们,大概从三四天之前就开始热火朝天地干上了,咱这边一直没什么动静,同志们心里可都有点没底啊……”
对于姜宗霖和陈宏二人在下阶段工作方向上的分歧,下面的技术人员也基本都有所耳闻。
因此,尽管之前就有两边同步开展研究的说法流传,但看着竞争对手已经有所动作,还是难免担心自己一方落选成为备胎。
“放心吧。”
姜宗霖一边打开电脑,一边给手下们喂了一颗定心丸:
“所里面这次总体获得的资源比较丰富,所以计划在下一个风洞上同时实现长实验时间、高复现精度,还有激波反射型正向爆轰驱动,也就是直接拿出一个有完整工程价值的成熟产品!”
有了这句话,周围一众人的情绪瞬间高涨起来。
甚至发出了一阵欢呼。
等到气氛重新归于平静之后,他又继续解释道:
“你们知道,这样一来,说是两边同步进行,但是咱们肩上的担子可比陈研究员他们重多了……所以前面几天我一直都在验证一个新的设计思路,现在我来给你们介绍一下……”
之所以这么说,倒不是因为姜宗霖对陈宏的工作有什么偏见。
实在是后者的任务不涉及太多硬件层面的变动,确实相对较为轻松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