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棠情欲>情欲小说>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05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054(1 / 2)

加在一起也不会比神舟五号那石破天惊的一次影响力更大。

这也是为什么上级当初会同意常浩南那个听上去有些疯狂的计划。

因为一旦成功,影响力将会是指数性的。

就比如现在。

esa如果直接出面,还是搞地外行星探测这种大活,那难免会引发轩然大波和既得利益者的剧烈反弹。

但是用商业航天遮掩这么一手,大家在面子上就都能过得去……

不过么,只能说21世纪初这会儿的欧洲还不算脑死亡,竟然能用不到一年功夫就打通商业化航天的市场回路。

搁在20年后想都不敢想。

“所以……他们这是准备两头下注?”

2003年,esa就以官方身份参与了由nasa主导的r火星探测项目,现在又到这边来插上一脚,明显是抱着两根拐杖走路的想法。

“不要说得这么难听嘛……”

栾文杰一脸义正词严地回答道:

“航天活动是造福全人类的高尚事业,怎么能用狭隘地站队眼光来分析问题呢?”

常浩南差点笑出声来:

“是是是,你说得对……”

一番玩笑之后,二人还是很快回到了正题。

这一次,常浩南开门见山:

“所以,你们能提供这么多有用的数据,还给我画了这么大一张饼……说吧,需要我来做些什么?”

被直接点破来意的栾文杰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但毕竟也是江湖经验丰富的老油条了,很快就恢复如常:

“其实不需要常院士你亲自做什么……就是等以后我们开发地-火通信中继系统的时候,可能需要你们提供一些过往的成功经验……”

相比于地外轨道和月球,火星和地球是两个大体上可以认为互不相干的天体,因此直接通信的条件往往更为恶劣。

按照地-火之间霍曼转移轨道大约26个月的周期计算,其中有连续的三分之一都因为太阳干扰而无法正常通信。

并且在其余时间内,通信窗口也不是连贯的。

这对于数据量只能以b/天来计算的通信过程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早期火星探测器的功能极为有限,产生的数据量很小,而且寿命也相对较短,很多情况下根本无法坚持一个完整的周期,断断续续地传输数据尚且可以接受。

但如果是21世纪更加先进的型号,那么就很可能出现数据堆积的情况。

就像海洋一号面临的情况一样。

这种情况下,组建地-火中继通信网络,就成了很自然的思路。

想来这也是打动欧洲人的关键技术之一。

“原则上当然没问题。”

大致判断了一下眼前的情况之后,常浩南就做主点了头:

“但具体的参与方式和参与程度,我还要回去和兄弟单位讨论一下才行……”

……

常浩南本人去蒙省也只是视察项目情况而已,因此在确定所有工作都按照之前的部署正常开展之后,他就直接和栾文杰一起回了京城。

实际上,就在这几天的时间里,项目报告已经由随行的章亮平完成,他只需要签字提交,然后就可以暂时放下这边的工作前往镐京——

ae1500/涡扇20经过近一年半的研发,已经基本完成了几项关键技术的验证。

其中军用型号涡扇20因为需要保证100的国产化率,因此将在热端采用相对保守的材料和工艺,进度也推进得更快。

下一步就将进入子系统级别的生产和测试。

此外,与运9适配的发动机吊舱也已经快要结束风洞测试阶段。

作为项目负责人,他肯定需要到场主持工作才行。

不过,就在第二天一大早,常浩南拿着报告到达科学院的时候,情况却突然发生了变化。

“常院士,你看看这个。”

丁仲理手中拿着一份报纸和一个文件夹,在办公室门口拦住了常浩南。

后者虽然一时间腾不出手来拿,但还是一眼就看到了报纸版面上巨大的加粗标题:

《气候风险警告:华夏在环保领域的巨大退步,可能导致整个东亚范围内的极端沙尘和污染天气》

而那份文件夹也很快被丁仲理亲自打开。

里面正是这篇专栏新闻所引用的依据。

一份由美国环境保护署发布的“权威报告”。

至于内容……

甚至都不用真正去看,猜都能猜出个八九不离十。

无非是认为在蒙东进行的开垦行为将导致一系列生态灾难云云。

类似的套路,常浩南上辈子就见过。

在2014年左右。

结合内外两方面的压力,利用华夏的空气质量问题大做文章。

虽然手法相当粗糙,但确实对华夏的发展规划产生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