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对于希望借此控制华夏市场的美国来说,这显然不算是个好消息。
当天的稍晚些时候。
华盛顿特区,西南14街201号。
农业部长安·维尼曼看着眼前一张来自华夏的报纸,面色阴晴不定。
当然,作为一个美国人,她肯定是看不懂汉语的。
因此,坐在对面的部长助理谢尔盖·艾德蒙正拿着一份报告介绍情况:
“根据华夏方面的公开报道,他们计划在10年内新建至少700万英亩的高标准农田,其中先期的试点工程现在已经开始动工,根据卫星侦察结果判断,涉及到的面积不小于40万英亩……”
“奇怪……华夏方面近几年不是正在执行把耕地恢复成森林、草原和湖泊的政策么?”
维尼曼部长一副见了鬼的表情:
“他们从哪里来的那么多土地?”
21世纪初这会,华夏每年进口的大豆总量大约是1000万吨出头。
其中来自南北美的大概占六成。
在这样的基数下,如果在其本土突然增加百万吨级别的年产量,那确实会对市场平衡产生明显影响。
要知道,期货市场的玩的就是一个情绪。
如果任由对方把恐慌平缓下来,那么还真就很有可能平安渡过这次危机。
到那时候,借机做多的投机客们不说血本无归,至少也得赔掉裤子。
“报道没有明说。”
艾德蒙回答道:
“但是从他们的宣传口号来看,似乎是开垦了原本退化过的草场……”
听到这里,维尼曼微微皱了皱眉:
“这件事情务必调查清楚……”
“就算不能干扰他们的开垦行动本身,也要想办法让市场认定,这些农田至少在几年之内不可能有效产出任何作物!”
科学的应有之义
听到自家部长的要求,谢尔盖·艾德蒙只觉得眼前一黑。
农产品的贸易,受制于难以缩短的生产周期以及产品相对不耐储存的特征,哪怕实物交易也基本都要提前一年甚至更长时间下单。
也就是说,今年9-10月份马上就要收获的那一批作物,其实是去年就已经签好了订单的。
如果这部分交付出了问题,那粮商反而需要向早就掏了钱的甲方支付巨额违约金。
所以他们目前正在炒作的,其实是明后两年的市场。
计划中最完美的展开方式应该是,华夏的下游企业因为因为担心期货价格进一步上涨,而在明年夏天之前,最好是初春时节精准高位入场,抢下一大批货源。
紧接着他们就可以在春播之后“恰到好处”地宣布灾害影响并没有预期那么大,并不会影响大豆产量,甚至还能丰收。
从而把期货市场的价格再给砸下去。
要知道,最终端的饲料也好、油料也好,价格都是跟随原材料的期货价格而波动的。
这样一来,那些华夏的下游企业要么拿高价原料产低价成品,产的越多赔的越多,要么就只能硬着头皮违约退货,然后支付巨额违约金。
除了极少数家大业大或者背后有强力支持的以外,这两种选择的结果基本差不多。
无非是从30层跳楼还是从20层跳楼的区别。
到那时候,就是粮商们进场低价抄底的时候。
这套方法也不算是什么新路子了,已经在不少新兴市场都进行过实战,堪称屡试不爽。
整个南美的农业,几乎都是被美国企业用同样的方法收入囊中。
唯一的问题就是对时间节点的把控要求非常精准。
这一次,显然就遇上了个比较难缠的对手。
或许是真的一眼看穿了其中的关键,也或许是单纯的运气好。
总之“直接开垦上百万亩土地”这种狠活,确实是打在了整件事情的要害上。
毕竟人家的地搁那摆着,来年春天到底能不能种出东西来一眼便知,而且现在就已经搞出了这么大的阵仗,电视报纸广播全方位宣传,绝对不是你找个媒体随便说两句话就能糊弄过去的。
有了这百万吨级别的产量打底,就算那些下游企业还是会出海扫货,也必定会在合同数量上更加谨慎。
而上面那一套连招如果只是让对方出血却不能直接打死,基本也就相当于白忙活。
给食物链顶端的银行家打工罢了。
想到这里,艾德蒙也不由得在心中暗骂:
“fxxk,真是一帮只知道吸血的蛀虫……”
当然,嘴上无论如何是不敢得罪银行大佬的,只能顺着刚才维尼曼部长的话茬说了下去:
“部长阁下,如果要让他们把土地开垦出来,那咱们恐怕做什么都晚了,得趁着这段时间,提前应对才是……”
说实话,艾德蒙现在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然而,维尼曼作为美国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