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或许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这枚射程仅有1000公里出头的导弹,却需要一部和东风21尺寸接近的1010五轴发射车……
模拟发射车,自然是没有真正点火能力的。
所以,整个考核过程在导弹起竖之后便宣告终止。
计时结束的哨声吹响之后,梁彦刚钻出指挥车,第一时间快步跑到魏建军的坐车旁边:
“参谋长,成绩怎么样?”
后者马上收敛起嘴角的笑容:
“马马虎虎吧。”
说着把旁边的打分表扣上:
“在我这算是合格了,但之后的实弹发射任务还有军wei级别的首长视察,你可得更上点心才行。”
实际上,梁彦刚的成绩接近完美,只是因为对诸元预测计算机不够熟悉,才被他给强行扣掉了5分。
只不过作为领导,魏建军很少会当面给予部下夸赞。
梁彦刚也知道老旅长嘴硬的性格,能说出“算是合格”就相当于至少优秀打底,所以倒也不怎么担心。
只是对后半句话的内容有些意外:
“可是……这不是战术导弹么?”
虽说是任务分工不同,但武器装备终究是有三六九等的。
像这种没什么重大意义的型号进行测试,一般不会惊动高级别首长亲临现场。
否则人家一天到晚什么事都不用干了。
“嗯……具体情况我也不太清楚。”
魏建军摇摇头:
“但总之,你这次的表现,决定了咱们810旅能不能真正翻身……”
带家里长辈出去玩,请一天假
rt
好久没跟家里老人一起出去了,趁着过年短游一天
华夏的51区(祝各位书友新年快乐)
返回营区的路上,梁彦刚主动跟魏建军挤上了同一辆指挥车。
考核过程中,考官和考生之间肯定不能有过于密切的联系。
但既然已经结束,也就没那么多需要避讳的了。
梁彦刚通过后视镜看着跟在后面的那辆模拟发射车,踌躇半晌之后,还是问出了他一直都在担心的问题:
“我说参谋长……咱们旅换装之后,不会转隶到其它基地去吧?”
虽说810旅作为全军上下装备最差的单位,很长时间以来都处在一个爹不疼娘不爱的局面里,但毕竟已经在此驻扎多年,对于51基地和这片辽北大地还是有感情的。
真要换地方的话,还有点舍不得。
魏建军正在本子上整理自己额外记录下来一些数据,闻言几乎下意识摇了摇头:
“怎么可能……二炮旅级单位发生变动可是能上达天听的大事,真要有这方面计划的话早就应该有消息了。”
接着有些疑惑地反问:
“你怎么突然问这个?”
梁彦刚则是面露古怪地沉默了片刻,然后才回答道:
“没什么……只是这次换装有点太奇怪了……总感觉没有表面上这么简单。”
魏建军撇撇嘴:
“上级肯定有自己的考虑,我们服从命令就是……”
嘴上虽然是这么说,但其实对于这次任务的特殊性质,他也早就有所察觉。
作为承担全军最主要远程打击和战略威慑力量的独立兵种,二炮部队的装备更新基本都是早有规划。
一般情况下,在真正换装之前半年到一年内,人员培训和后勤物资准备等前期工作就已经开始,至于内部消息流传出来的时间则往往更早。
而810旅的换装却几乎毫无征兆,是二炮总部一个电话打到基地,然后基地指挥官亲自去京城领到的命令。
连他这个参谋长都只是得到了一部分二手信息。
后面的训练,包括本次考核工作也都组织的相当仓促,多亏810旅长期伺候三十年弹龄的东风3积累下来不少经验,否则还真没这么容易顺利通过检验。
更不用说,这次还是从中程弹换装短程弹。
基地导弹旅的部署位置都是在部队创立之初就经过专门测量的,即便装备具有机动部署发射的能力,但克服各种意外千里转进发射阵位的场面基本只会在训练中出现,实战情况下无论从快速反应还是保密的需求考虑,都会优先就近发射。
就辽省东部这片地界,刚好是个中程弹可以覆盖本州岛大部,远程弹可以够到阿拉斯加的点位。
而新型导弹1000公里左右的射程,搁在此处就非常尴尬,几乎什么敏感目标都覆盖不到,更像是应该部署在东南沿海的型号才对。
总不能是专门针对韩国吧?
实在不是魏建军有什么偏见……
好吧,魏建军就是有偏见——
这种新型弹道导弹光是看上去就成本不菲,可不是随便什么目标都配吃的。
所以,上级神神秘秘地整这么一出,最终目的很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