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棠情欲>情欲小说>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14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145(1 / 3)

直到两年多以前还在负责具体的一线研发工作。

应该和常浩南有着不少的共同语言。

果然,在见面之后,两人只是经过了简单的寒暄,便迅速进入了正题。

“根据合作伙伴为我们提供的情况,预计在今年秋季9-10月份,会有一次强度相对较大的太阳风暴,届时很多在轨运行的航天器都会受到干扰,并且轨道运行参数也可能出现一定变化。”

常浩南直接拿出了欧空局通过恒星公司给提供过来的太阳活动检测报告:

“考虑到这块空间碎片的轨道高度本来就和国际空间站差距不大,如果再受到影响导致降轨,就有可能真的威胁到空间站安全,所以我们希望,最好是能在8月末到9月初这个时间窗口内完成发射和捕获任务。”

殷良兴刚开始看的津津有味,但紧接着就露出几分困惑:

“等一下……虽然太阳活动确实有可能影响航天器的轨道参数,但我来之前看过相关资料,那块碎片离空间站还有几公里的高度……不太可能因为一次太阳风暴就搞出这么大的落差吧?”

航天科工集团的业务以导弹为主,但他是早在分家之前就进入航天系统工作的老工程师了,对于这些事情多少还是有所了解的。

“实际的可能性确实不大……”

常浩南点了点头,回答道:

“太阳风暴对轨道影响的主要机理,是通过诱发焦耳加热和粒子沉降让地球高层的大气密度上升,从而导致卫星在轨运行的阻力明显变大,不过这个峰值周期只会持续2-3天。”

“那……”

殷良兴显然还想再问点什么,但注意到到常浩南好像还没说完,便噤声等待对方的进一步解释。

“在这两到三天里面,低轨航天器的轨道变化幅度是非常夸张的,在不进行动力提升的情况下,很可能每天都会下降200-300米。”

后者继续道:

“这对我们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时间窗口,可以趁机向外界舆论渲染空间碎片的紧急威胁,并且单方面宣布nasa的拯救计划已经失败,然后赶在太阳活动完全结束之前,由我们去解决这场危机,这样就可以顺理成章地扮演一个救世主的形象……你知道,西方人很多时候真就吃这一套。”

可怜老殷同志一年半以前才刚从技术转成全职行政岗,管理的又是航天科工这种相对有些自闭的企业,在听到常浩南这个堪称阴损的计划之后瞬间就露出了震惊的表情。

好在毕竟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很快便从惊讶中恢复了过来: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对于发射周期和任务灵活性的要求确实很高……”

就在常浩南说明情况的这段时间,航天科工方面的技术人员也已经拿出了带来的一部分电子资料。

于是殷良兴话锋一转,也开始介绍自己这边的情况:

“基础型东风31的生产任务基本已经进入了收尾阶段,目前停留在最低的生产节奏上,主要只是为了保留生产线,等待下一步的改进型号投产,所以产能和工时这方面不成问题。”

“只不过固体火箭的推力呈现强非线性,灵活性相比液体火箭发动机要低不少,另外我国南方靠近赤道的发射阵位也是过去测试相对较少的,所以对能量管理和入轨方式设计的要求更高。”

尽管把弹道导弹改造成运载火箭的情况并不算罕见,但二者所执行的任务毕竟各有特征,绝对不是把弹头拆下来直接换个卫星上去就完事了。

更关键的问题在于。

华夏这边别说是固体火箭,就连中远程固体导弹实际都没试射过几次。

实际上,殷良兴如此重视本次任务,除了命令直接来自最高领导层以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他希望能够借此多积累一些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工作数据,反过来给正处在研发关键阶段的下一代、也是真正意义上的洲际弹道导弹提供帮助……

“入轨策略这方面不用担心。”

常浩南摆了摆手:

“载人航天工程的总设计师周平建同志和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的原副总设计师刑牧春同志都在一同负责太空渔船计划,他们在这方面经验相当丰富,时间上也足够规划一次全新的发射任务。”

“至于能量管理问题……”

他直接把自己笔记本上早就写好的一页内容递给对方:

“固体运载火箭因为单一子级发动机的控制时序固定,所以在主动段入轨过程中基本职能采用滑行方式提升入轨高度,我可以基于定点制导的转移轨道规划数据,制订一套火箭助推阶段的飞行轨迹算法。”

然而,殷良兴却摇了摇头:

“关键不在这里……”

他一边继续解释,一边从旁边拿过张纸画了个图:

“液体燃料火箭在推进过程中可以通过阀门调节燃料的流量和流速,所以本质上并不是在某个特定时间,而是达到某一位置之后执行特定动作,但固体燃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