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棠情欲>情欲小说>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00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006(1 / 2)

加上他手头的型号表面上是气象卫星,但其实也和海洋一号差不多,承担一部分军用遥感技术的测试任务。

按理来说,就算风云一号的四颗星都已经发射,他应该也有单独搞一颗技术验证星的能力。

“其实也不能算我手头的项目……而且这个任务,怎么说呢……”

孟志中有些无奈地叹了口气:

“载荷很小,还离着目前的实际应用比较远,所以不管谁来,也得找机会搭便车才好上去……但偏偏还需要对卫星结构进行改动,没办法放在功能星上面……”

确实是有点别扭。

但常浩南反而来了兴趣:

“具体说说?”

“常院士应该知道北斗吧?”

这问题显然属于废话,所以孟志中也根本没等着常浩南回答,便直接继续道:

“范本肴范总师希望,等到未来完整的北斗系统建成之后,自身能够实现,同时也赋予其它组网卫星自主定轨、自主校准的能力,一方面是提高在极特殊时期的生存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能解放地面测控站的压力……”

“马上要发射的实践六号每组只有两颗卫星,本身无法形成组网,所以只有常院士您这边的实践七号满足要求……”

常浩南这下听明白了。

所谓“极特殊时期”,也就是战时。

虽然物理摧毁卫星的技术尚不成熟,但干扰卫星轨道的办法却有很多。

能够自主定轨,也算是提升了反制水平。

包括对于他自己希望建设的中低轨道通信网络也大有裨益。

要说支持,那肯定是支持的。

但实践七号毕竟首先要满足自己的要求,所以他没有马上回答,而是进一步确认道:

“我们的卫星群本身就需要多次变轨,所以统一双组元推进系统的燃料比较紧张,留给你们做定轨测试的余量……恐怕不会很多。”

眼见着常浩南没有把话说死,孟志中当即表态:

“放心,我们既然是搭便车,肯定会摆正自己的位置,一切以核心任务为优先!”

离子推进的上星难题

孟志中的态度,确实是非常端正。

但态度好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所谓双组元推进系统,本质上是一个分别由由液态甲基肼和四氧化二氮作为燃料和氧化剂的化学推进系统。

往大点说,其实火箭发动机本质上也是一种双组元推进系统。

那么可想而知,其特征就非常明显了——

优点是推力够大。

尤其对于一颗卫星来说,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完成变轨和姿态调整工作。

至于缺点……

剩下的几乎都是缺点。

首先,燃料是有限的,实际上卫星寿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携带的燃料能使用多长时间

其次,可想而知,化学燃烧的稳定性实际上很难保证,即便成为燃料电池也一样,因此很难进行特别精细化的控制。

并且,燃料本身的重量相对于卫星的体量而言占比不低,就功能来说几乎相当于完全浪费。

此外,随着燃料的消耗,卫星重心也会发生变化,给星载控制系统凭空增加了很多负荷。

更不用说后期半满燃料罐中的液体会无可避免地在卫星移动时晃动,进一步影响动作精度……

尽管人们已经为此进行了很多改进,比如常浩南在青鸾二号上就测试过的全新姿态调整算法,但仍然无法根除这些弊端。

实践七号作为通信验证星,本身并不要求特别苛刻的通信精度和变轨频率,可是这又与自主定轨测试的要求不相符合……

总之,在保证实践七号本身任务正常开展的前提下,能留给孟志中他们用来测试的机会其实少之又少。

效果也难说能很让人满意。

而且,本就不多的次数,还得分布在卫星的全寿命周期,也就是未来3-5年内进行。

虽说眼下北斗二代都还没开始建设,这项技术倒也并不着急投入使用,但经常搞研究的人都会知道,这种零敲碎打的测试方式,其实并不利于项目的正常推进。

在听过常浩南的顾虑之后,孟志中也跟着表达了自己的无奈:

“这我当然知道……但别说眼下,就算是最近五年,也没有其它更好的选择了,其它卫星要么是明确的功能星不能拿来测试,要么就是单独或者双星系统没法测试……”

“总不能单独发射一批卫星,就专门为了测试个自主定轨,而且还只是原理验证吧?”

其实在未来的商业航天时代,别说卫星,就算火箭都能以打代测。

但那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花投资人的钱没有心理压力,而且对于失败和事故的容忍程度也更高。

眼下华夏航天的资源和局面肯定不允许这么搞。

所以孟志中的谨慎是没毛病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