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在10月推免结果下来之后,还会有一轮联络导师的高峰期——
换句话说,等考研的学生到来年3月份再选导师的时候,其实导师已经被本校和外校抢过两轮了。
这功夫还剩下的……
咳咳。
正常来说,刚刚晋升硕/博导的年轻老师,一般都只能等到来年。
但常浩南的情况,毕竟不太正常。
哪怕只看他个人简介上面可以公开的部分,也能从那密密麻麻的课题和项目里面意识到这老师绝不简单。
而另一方面,这么年轻的正教授,本身就是一块金字招牌……
“常教授,这是实验室过去一段时间收到的学生来信,我整理了一下,都在这里了。”
在正式参加工作之后,常浩南最终还是深感人手不足,最后在杨慧梅老师的强烈建议下,把刚刚从她那毕业的辅导员柳晨晨给招进来了。
只不过不是在火炬集团,而是做整个实验室的行政秘书。
“先放到我桌上吧。”
常浩南此时正在电脑上查看自己的邮箱,伸手往旁边指了指,示意对方把信放到旁边。
“好的。”
柳晨晨把一大摞信封放好,然后蹬蹬蹬地踩着轻快的步子离开了常浩南的办公室。
临走还没忘了把房门给关上。
常浩南从笔筒里摸出一把拆信刀,开始给信拆封。
跟后世相比,这功夫的电子邮箱使用率还不高。
刚刚常浩南在邮箱里翻了一圈,也只找到了两份跟研究生申请有关的邮件,而且俩人还都说自己已经把相关材料通过信件形式寄过来了。
显然,通过邮局或者人肉快递投信仍然是最主要的联络手段。
“京航的学弟,成绩排名专业第二,希望从事飞控方面的研发,上过刘洪波老师的课,还拿了95分……”
“也是京航的学弟,专业第一,希望从事结构力学方面的研究,本科阶段已经发表过一篇论文……呃……京航大学学报……”
“冰城工业大学的硕士,机械方向,导师是李志宏教授,参与过面上项目‘高性能复杂曲面数字化精密加工的新原理和新方法’……嘶……我记着这好像还是精工计划里面的一个项目……还有推荐信……”
常浩南一边拆一边看,用了差不多一个半小时时间,才把几十个信封里面的内容看完。
都是拿到了保研名额的学霸,在平均成绩这块,根本没什么好挑的。
最差的一个,本科阶段的专业排名也有专业第五。
甚至不少人在本科阶段就已经有了科研经历——虽然不可能是常浩南那种逆天经历,但在这个没有srtp这些项目的年代,本科能进实验室就已经相当不容易了……
第一次,常浩南觉得自己有了选择困难症。
那位李志宏教授的学生,如果后面跟李宏志本人确认,没发现有什么问题的话,他基本已经决定要招来读博了。
冰城工业大学毕竟也是国防七子之一,那边出来的学生在参与项目的时候会少很多事情。
但剩下的一个硕士名额,还是让他有些难以抉择。
很多导师会更喜欢招收本校学生,不过常浩南倒是没有这方面的倾向。
“那就……来面试一下吧……”
常浩南从里面挑出了五份自己觉得最满意的档案交给柳晨晨,示意对方逐一回电,请对方来京航面试。
如果有外地学生,那么可以报销路费和住宿费。
被后人踩在肩膀上
1999年这会,第三次铁路大提速还没开始,从稍微远一点的地方到bj,动辄需要乘坐40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火车。
至于线上……
笑死,128k专线网络打视频电话,突出一个谁用谁知道。
因此,面试只能安排在这周的周末,以面对面的形式进行。
除了常浩南以外,姚梦娜也会跟他一起。
一方面是简单做个记录,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万一真有多个学生特别符合实验室的要求,那么后者毕竟也有一个招收硕士生的名额。
至于刘方平和雷志兴……
他们目前还在沪东造船厂出差,所以非常遗憾地错过了这次面试。
不过问题不大,还有年后的那次——
根据常浩南上辈子的经验,通过考研读硕士的学生,在很多时候反而会比保研的发展更好。
这或许是因为考研准备阶段让他们重新复习了一遍数学和专业核心课,因此基础更加牢固。
总之,周六这天上午,常浩南和姚梦娜早早就来到了一间唐林天专门给他们准备好的教室里——
一方面计算中心现在已经不堪重负,实在找不出空闲的房间来干这种事了。
另一方面,在位于北五环外的新实验室造好之前,火炬实验室暂时没有把涉密项目和非涉密项目进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