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棠情欲>情欲小说>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35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356(1 / 2)

“装备工业司……倒是不错,听上去还能跟军工扯上些关系。”

张东旭首先点了点头。

当然,明面上说的是赞同命名,实际上就相当于表示自己支持整个想法。

他出身电子工业部,之前在常浩南和14所一起搞干扰设备,以及后面立项预警机的过程中就对后者颇有好感。

“是啊,只不过我们这个不是武器装备,而是重型制造装备,跟他们玩个文字游戏……”

办公厅主任也跟着表态,多个部门对于他来说只会是好事,自然不可能反对:

“另外,我建议,原机械工业部下属的高校,是不是也可以纳入进来?”

他能想到这块自然是因为过去的惨痛经验,当年船舶工业部转改成为华夏船舶工业总公司,并划归国防科工委管理的时候,就没人太在意这个事,直到上沪交通大学被划归到教育部,所有人才想起来追悔莫及……

“这个……可能不妥吧,至少不能全都吃下来。”

刚刚一直没说过话的怀国莫摇摇头:

“咱们这装备工业司至少名义上不是继承原来的机械工业部,职能重复一点也就罢了,要是连学校也全都划进来,那就是演都不演了……”

“倒是可以考虑把庐州工业大学划过来,未来那个航空工业园不是要放在庐州么,怎么也得有个属于咱们科工委的学校提供配套不是?”

常浩南想起来了前些天他写的那份报告。

“但还是湘省大学更好一点吧?”

很快有人提出不同意见。

“不是说了要低调嘛,现在毕竟还在入世谈判,wto的面子总要给一点……”

有人解释道。

“话说,我记得不是还有个燕山大学么?机械工业部下属的。”

“燕什么大学?”

“燕山大学。”

“什么山大学?”

“……”

显然,这所学校的存在感不是很强。

兰新志又一次合上了手中的记录本。

这种像菜市场买菜一样讨价还价的场面,总归还是要回护一下。

大型模锻件制造攻关小组(日万,求月票!!))

机械工业部下属院校一共只有三所,其实也没什么好讨论的。

最后大家还是一致决定要把庐州工业大学纳入到科工委管辖范畴内。

除了需要在庐州设置一个配套院校之外,还有重要的一点在于这所学校的车辆工程专业有一定的实力。

但又不是特别有实力。

这年头在华夏学车辆工程,是真不知道出来之后能干啥。

合资企业能提供的最好岗位也就是车间工程师,而国内自己的企业……

不说也罢。

等到南汽和菲亚特那个联合研发中心落地,情况可能会稍有好转,但至少眼下确实没什么前途。

坦克与装甲车辆倒是个出路,但1997年是啥概念。

96a和99都还没着落,第二代的88a/b和更早的59/69坦克都已经停产,白板96坦克的数量稀少,整个华夏的装甲工业产能就靠86和92两种步兵战车维持着。

解放军自己装备不了几辆,外销的话又完全竞争不过苏联解体之后几乎以废铁价处理的大量t72和bp/btr……

总之根本没效益。

稍微有点能耐的肯定是要往国外跑。

这样一来,在国内留住一批中上水平的中流砥柱就是比较现实的选择。

在北方已经有京城理工大学了,南方也可以留个苗子。

“那就暂时这么定下来好了,到时候往上面打个申请,应该就可以。”

丁高恒的最终拍板,也意味着这个话题告一段落。

当然,原则上说,分配人家机械工业部所属的高校,还是是要跟他们,以及教育部沟通一下的。

但庐州工业大学此时连211都不是(2005年才入选第二批),不会有太多人关注,问题不大。

“主任,是否考虑要把现在机械工业部制定产业政策的职权也争取一下?”

短暂的寂静过后,政策法规司的司长抛出了一个稍微有些敏感的话题。

尽管大方面上的产业政策是由国家计委制定,但机械工业部仍然可对于具体的执行方向作出指导,如果能拿过来的话,显然对政策法规司,以及他本人是有好处的。

当然,对于国防科工委也有。

不过这种东西,牵扯到的影响可就比刚刚那一个学校过来大多了,所以他也只能说是“争取”。

在这个问题上,大家显然要谨慎很多,过去了足足半分钟左右都再没有人发言。

“我觉得,还是不要过于贪大求全了。”

最后只好由丁高恒自己出来表态:

“产业政策制定这个方面,本身就比较敏感,也是被某些人攻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