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受到对方的夸奖,王宏当然也非常兴奋,但他思来想去,觉得还是不能贪功,得把那两样关键装备的效果讲出来:
“我觉得,应该把我们这的经验推广出去,最好能让其它同样参与救灾的同志们也用上。”
平复了一下情绪的总指挥点点头,却是一副了然的语气:
“我知道,下午的时候,我就已经注意到你们堵口的效率提高了将近十倍,这肯定不是靠加把劲就能干出来的,所以专门去咨询了一下那位科工局的同志。”
“他说这个是从国防科工委那边直接下给他们的生产任务,而且是全国各地都有的,造出来之后就近运到有需要的受灾区域,所以我想,别的地方应该和我们一样,已经用上你说的那两种装备了。”
说到这里,总指挥从旁边抽出了一个尚未被丢进水里的膨胀袋,展开在自己面前仔细打量了一番。
“确实是不可思议,很难想象这么轻薄的一个袋子,只要沾了水,竟然能变得跟沙包差不多大小和重量……”
“我们华夏历来是个水患严重的国家,发明出这两样东西的人,功在千秋啊!”
感谢书友【喷香米饭】打赏的10000币!!
来自外太空的博弈
浔阳长江大堤溃口封堵工程仅仅用了不到三天时间就全面完成,对于整个长江流域的防洪工作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鼓舞。
而与之相似的剧情,也发生在几乎全部长江、松花江和嫩江沿岸——
这也是受到洪水威胁最大的三个水系。
三天前,浔阳这边的溃口刚刚出现时,江陵地区也正好在迎击汹涌而来的第六波次洪峰。
尽管那里的大堤仍然屹立不倒,但也在不少地方发现了泡泉。
也就是在渗流作用下土体细颗粒沿骨架颗粒形成孔隙,水在土孔隙中的流速增大引起土的细颗粒被冲刷带走的现象。
显而易见,在大堤上发现这种情况,说明堤坝迎水面已经出现了裂隙,如果不能马上处理,就会影响到整个大堤的安全。
浔阳大堤就是在发现泡泉现象之后的很短时间内就出现了溃口。
要想排除隐患,倒也不是没办法。
只是难度相比封堵溃口来说也丝毫不低。
由于在水面上无法确定溃口的具体位置,想要在短时间内往下面倾泻足以覆盖堤面的大量沙包又不现实,所以一般需要找水性好的战士带着沙袋潜入水中,找到具体发生泡泉的位置之后,再去精准填堵。
这里面的风险,自是不必多言。
光是带着二十几公斤的沙袋潜水这件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就几乎不可能做到。
要知道,任何地方都不可能有条件给这么多战士提供专业的潜水设备。
所以几乎都是全靠身体硬抗。
好在塔山守备英雄团虽然成名之战是在东北,但建国以后长期驻扎在南部,兵源也普遍来自南方,尤其是沿海地区,水性好的战士数量很多。
但即便如此,形势也是愈发艰难了。
在这种时候,又得知下游的浔阳段已经出现溃坝的消息,对于防总指挥中心来说,无疑是能够影响到决策的最后一根稻草。
不对,应该说是一块巨石。
要不要把第六波洪峰泄出去,成了萦绕在每个人脑子里的一个问题。
如果不放,那么不仅江陵大坝要面临巨大危险,顺流而下的洪峰还会影响到下游地区。
只不过,作为统领全局的长江防总,他们所拥有的信息量是浔阳那边不能比的。
总指挥在从京城赶过来之前,专门听取了来自总装备部和国防科工委的汇报。
除了工程机械、直升机和卡车这类常见的救灾急需设备以外,丁高恒和曹刚纯还重点介绍了另外两种东西。
一是可以进行信号中继的高空气球,。
尽管vhf波段的电离层传输在陆地上肯定可以保障江陵到京城之间的通讯,但无论是受灾群众还是基层单位,显然都不可能有这样的专业设备。
因此,当几天之前,有人上报说卫星通讯电话失效的时候,总指挥觉得自己的心跳都停滞了一瞬间。
信息上传下达不够通畅,对于瞬息万变的局势来说,简直要命。
在几乎死马当作活马医的心态下,他们启动了对应这个高空信号中继站的频段。
然后,接通了。
虽然通话质量稍微有点糙,但听筒里面确实传出了另外一边的声音。
报告的内容是“八岭山镇的一个村庄出现严重内涝,有3户人家没来得及撤出,被困在屋顶。”
在随后的时间里,前线总指挥部之所以在极其恶劣的通讯条件下,仍然能近乎实时了解到江陵,乃至整个鄂省的防汛动态,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这个高空气球。
有了这一次的经验之后,总指挥不由得对于另外一种装备,也就是被命名为“息壤”的模块化防洪加固套件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