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海棠情欲>情欲小说>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2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学霸的军工科研系统 第124(1 / 3)

考虑到这几乎是第三世界国家在民航工业领域唯一成功的例子,这条道路确实具有极强的迷惑性。

所以当年以此为榜样做出与麦道合作、融入航空工业体系的决定也就不难理解了。

唯一的问题在于,如今的巴航工除了名字以外,跟巴西毫无关系。

它的成功也和巴西毫无关系。

巴西政府如今只拥有巴航工145的股份而已。

甚至这家公司提供的大部分的岗位都并不在国内,而在美国和欧洲。

“是啊,当年有人觉得,像巴西那样跟在欧美后面喝汤好像也不错。”

丁高恒破天荒的狠狠吸了一口烟,把烟雾缓缓喷到面前的空中:

“但是没过几年,美国人就把真面目露出来了——别说喝汤,人家连舔碗底的机会都不想留给咱!”

“只可惜啊,有些人不知道是看不出来,还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愣是在这种要命的事情上拖了将近十年。”

办公室里的空气安静了一刹那。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从二十多年后回来、经历过全面贸易战时代的常浩南在这些方面的感触自然更深:

“12亿人,哪怕一人多喝一口汤,都能要了美国人的老命。”

“况且光靠着别人施舍的汤和骨头,也喂不饱这十几亿张嘴,所以咱们华夏是绝对不可能靠着给别人当狗苟活于世的,除了从别人嘴里把肉抢过来之外,没有别的出路。”

“必须得放弃幻想,准备斗争!”

客机背后的利益

关于巴航工的讨论毕竟只能算节外生枝,因此没过多久,三人之间的话题就又回到了沪飞的那条大飞机生产线上面。

“无论如何,沪飞的总装线和生产线都要尽量维持下去,这是上面定下来的主基调。”

丁高恒的这句话让旁边的杜义山长舒了一口气。

在后者看来,如果高层方面都希望保下沪飞的大飞机生产能力,那至少在这方面应该没什么值得担心的了,最多就是顶着亏损继续生产,或者转产一些不那么先进的型号练手而已。

当年最困难的时候,航空工业的各个制造厂基本也都是这么熬过来的。

但对于知道后续剧情的常浩南来说却不然。

他可太知道某些人在阳奉阴违方面的能耐了。

华夏的民航市场,是几千架干线飞机的规模。

并且为了保证安全,华夏的航空公司,尤其是客运航线几乎不会运营机龄太长的旧飞机。

所以这还是个每隔8-10年就会强制刷新一次的市场。

而对外采购飞机,无论是波音还是空客,后面都隐藏着巨大的利益链条。

别的不说,这两家公司每年砸进来的公关费用就有十位数的规模。

一旦华夏能够自己制造客机,尤其是主力干线客机。

即便客机设计还是国外的,即便这个型号不是那么先进,华夏的民航市场也肯定会首先使用由自己生产的飞机。

就像过去几年中采购的那些d82,以及原计划在未来采购的d90一样。

这样一来,留给其它公司“自由竞争”的空间就会变小。

同时也意味着,留给那些买办们的“利润空间”会随之变小。

而这是那些人不愿意看到的。

因此,在破坏自主航空工业发展这件事情上面,内部的敌人甚至比外部的敌人要更加积极。

他们绝不可能因为上面定下来的基调就选择罢手。

果然,丁高恒紧接着说道:

“民航总局那边的意思是,如果d90项目因为波音对麦道的收购而失去前景,那么可以考虑前两年空客方面一直在向我们推荐的ae100客机方案……”

听到这里的常浩南在内心冷笑一声。

跟原来时间线上的操作如出一辙。

这个ae100项目此时连八字都还没一撇,空客之所以找上沪飞也是因为不确定这种支线飞机大小的干线飞机到底有没有市场前景,因此想拉个合作方分摊风险而已。

一旦项目有所起色必定会想办法踢掉后者。

华夏和欧洲在波音麦道兼并案中存在共同利益不假。

但在发展自主航空工业这件事情上可就是另一回事了。

前世发生的事情也证明这个思路并不成功,抛弃沪飞之后空客拿出的a318客机最后只卖出去了80来架就草草停产,买了这个型号的航空公司也很快就选择将其退役。

实际上,百座级的客机对于华夏这个客流密度来说就是纯纯小丑,根本不可能撑起主要国内航线的需求。

而且ae100的起飞重量才60吨,对于沪飞的产线而言也是大材小用。

总之,选择找ae100来继承d90项目完全可以说是最差解,甚至还不如硬着头皮继续造亏本的d90。

除了故意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