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等到战争蔓延,这些好不容易才往前迈出步子的人,又该在哪里找到安稳呢?
&esp;&esp;“你放心吧。”看他心情不太明朗的样子,卢小妹十分慷慨地拍拍他的肩,“你要是缺用度,回来住也行。”
&esp;&esp;除了没钱,她想不到世上还能有什么天大的烦恼。
&esp;&esp;反正都收留了一回,再来一次也不算什么事嘛!
&esp;&esp;“是啊,郎君是我们家的恩人,若有什么难处开口便是,我们虽穷,添双筷子也不是难事。”卢阿婆关切地看了看他,接着从炭盆里掏出两个煨着的胡饼。
&esp;&esp;说话的功夫,胡饼已经被烤得干热脆生,卢阿婆给李明夷塞了一个,又掰了一个给自己的两个小姑娘。
&esp;&esp;“呼,呼。”饼皮烫手得很,李明夷手忙脚乱地吹了一阵,才拿稳在手里了。
&esp;&esp;咬下去一口,热烘烘,暖洋洋的。
&esp;&esp;凛冽的寒冬被关在了门外,这个小小的堂屋让李明夷感受到了一种久违的温暖。
&esp;&esp;“我没事,只是要去官医署中待一阵子,所以来告诉你们一声。”他一边吃着胡饼一边说话,声音有些含糊,“你们还有别的亲戚吗?”
&esp;&esp;“郎君在官医署中高就啦?”卢阿婆倒十分替他高兴,不过听到后半句话时,又摇了摇头。
&esp;&esp;“那外地的远房亲戚呢?比如在剑南一带。”
&esp;&esp;卢小妹奇怪地瞅了李明夷一眼,一时语塞:“你知道剑南离这里有多远吗?”
&esp;&esp;四川到河南的距离,对于只能步行和马车的古人来说,一走很可能就是一辈子。
&esp;&esp;何况蜀道之难,在这个没有公路的年代,更是难于上青天。
&esp;&esp;但李明夷记得,在安史之乱爆发之后,皇帝李隆基选择了向天府之国的四川逃亡,并因这个明智的决定保住了自己的晚年。
&esp;&esp;陈留在黄河南岸,难免受到战争的波及,如果她们能逃往皇帝将来所在的四川,或许便可以躲过一劫。
&esp;&esp;卢阿婆想了许久,还真找出点亲戚关系:“小妹她妈有个姑舅在那一带,只是已经多年没有往来。”
&esp;&esp;“你不会想劝我们投奔他吧?”卢小妹听到这里,总算是明白了对方的来意。
&esp;&esp;她把木棍一掷,挺胸抬头地看着李明夷,严肃地和他强调:“我才不走呢,这里是我家,我们自己也能过得好好的,不用靠别人。”
&esp;&esp;李明夷嘴唇一动,险些就把安禄山南下的消息说了出来。
&esp;&esp;可战报一旦泄出,必然会扰得民心惶惶,他不能为了一己之私,就打乱整个陈留城的部署。
&esp;&esp;他放下胡饼,从腰袋里取出自己剩下的所有钱,全部塞到卢小妹的手里。
&esp;&esp;“总之,若是你们想离开陈留,一定要记得往西,去剑南。”
&esp;&esp;看他说得郑重其事,卢小妹眨巴眨巴眼睛,讪讪地哦了一声。
&esp;&esp;李明夷交代完这些,匆匆吃完剩下半个胡饼,就告辞回城了。
&esp;&esp;人走了,卢小妹捏着冰冷的铜板坐在炭盆旁,呆呆想着他的话。
&esp;&esp;她的阿叔虽然古怪,可从来都没有过坏心思,他今天特地来告诉她们去哪里,难道说真的像传闻一般,有大事要发生了?
&esp;&esp;“好吧。”她取出一枚铜板,将之往空中一抛——
&esp;&esp;正面,就听他的走;背面,就留下来。
&esp;&esp;铜板啪地落在地上,骨碌碌滚了几圈,最后停在小雨的脚下。
&esp;&esp;小姑娘好奇地把铜板捡起来。
&esp;&esp;“等等!”卢小妹赶紧把铜板从她手里摘过来,想看清是哪一面,可是铜板已经被她妹拿起来过,看不出上天的决定了。
&esp;&esp;算了。
&esp;&esp;卢小妹放弃地把那铜板一丢,起身去干别的了。
&esp;&esp;看阿姐刚才那么紧张,现在又走掉,小雨歪着脑袋,不解地看着躺在地上的这块铜板,念出上面的四个字——
&esp;&esp;“开、元……什么宝?”
&esp;&esp;李明夷回到城里时,天已经大黑了,他打算明日再去探望牢中的少年。
&esp;&esp;到了官医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