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对所有一神教都没有好感。
&esp;&esp;但相对来说,还是伊教更容易接触一点。
&esp;&esp;首先,它虽然不支持祖先崇拜,却也没有明确反对,你祭祀祖先也不会真的有人把你怎么着。
&esp;&esp;其次,它比基教更加具有包容性——当然,只是相对而言。
&esp;&esp;事实上,早期的基教更加极端,非我即敌。
&esp;&esp;伊教更具有包容性,甚至允许基教在自己势力范围内自由活动,建立教堂等等。
&esp;&esp;在文化上,伊教一度扮演着先进角色。
&esp;&esp;比如现代图书馆就是他们创立的,现代大学也是他们摸索出的雏形。
&esp;&esp;为什么后来他们变成保守极端的代名词了呢?
&esp;&esp;因为落后了呗。
&esp;&esp;落后又找不到新的出路,就会变得极端保守。
&esp;&esp;至少在大明时期,伊教还未走上极端道路,基教才是极端和黑暗的那一个。
&esp;&esp;一开始朱樉对陈景恪的许多计划,都不以为然。
&esp;&esp;其中就包括驱虎吞狼计划。
&esp;&esp;了解了这里的形势,以及伊教基教的情况,就只剩下佩服了。
&esp;&esp;对于驱虎吞狼的计划,也是十二分的支持。
&esp;&esp;当然,他之所以如此谨慎,最大原因还是不够强。
&esp;&esp;如果秦国有大明的实力,什么基教伊教,统统平推过去。
&esp;&esp;目前秦国没有这个实力,只能采用务实的做法。
&esp;&esp;徐膺绪眉头微皱,说道:“我们要帮帖木儿?可是晋王那里怎么办?”
&esp;&esp;朱樉说道:“无妨,老三平定西域需要数年时间,暂时也无力对帖木儿发起进攻。”
&esp;&esp;“燕国虽然一统身毒,可内部依然没有完全平定,稳定人心也需要时间。”
&esp;&esp;“帖木儿被脱脱迷失缠住无力他顾,正好给了他们时间。”
&esp;&esp;徐膺绪想了想,确实如此。
&esp;&esp;秦国用了五六年才有今日的局面,晋王和燕王不可能一蹴而就。
&esp;&esp;大家都需要时间。
&esp;&esp;而且原本的计划,也不是直接对帖木儿出兵。
&esp;&esp;而是趁着帖木儿被脱脱迷失牵绊住无暇他顾,由晋王出兵拿下西域。
&esp;&esp;秦王、燕王则出兵在侧翼进行战略威慑,减轻晋王的压力。
&esp;&esp;等晋王拿下西域,燕王彻底拿下身毒,再三方出兵围剿帖木儿。
&esp;&esp;所以,支持帖木儿和晋王攻打西域,并不冲突。
&esp;&esp;这时,李芳面容严肃的说道:“我秦国也同样需要时间。”
&esp;&esp;“别看我们现在鲜花似锦,实则强敌环绕。”
&esp;&esp;“黑羊国的卡拉·优素福野心勃勃,表面恭谨实则一直在觊觎秦国财富。”
&esp;&esp;“这两年,其在秦国和帖木儿之间左右逢源,还收留了许多犹大。”
&esp;&esp;“关键时刻必然会从背后进攻我们。”
&esp;&esp;“西方的奥斯曼国,其君主巴耶塞特亦是雄主。”
&esp;&esp;“前年在尼科(堡)要塞击败了匈、德、法等国联军,几乎占据了全部的海姆斯(巴尔干)。”
&esp;&esp;“据闻,其对东方领土表现出了浓厚兴趣,下一步扩张必然是冲着埃及或者我们而来。”
&esp;&esp;“但不论他的目标是埃及还是秦国,我们都必须出兵。”
&esp;&esp;埃及已经被大明视为口中肥肉,自然不容许别人染指。
&esp;&esp;“而且我们内部也有隐患,波斯人已经分成两派。”
&esp;&esp;“一派是我们扶持的阿扎萨派系,对我们比较恭顺。”
&esp;&esp;“另一派是以原萨菲教团为核心所组成。”
&esp;&esp;“他们认为,我们已经在沙姆地区定居,不会将这里让给他们的。”
&esp;&esp;“认为我们在欺骗他们,故而对我们比较敌视。”
&esp;&esp;“有线索表明,他们与黑羊国勾搭不清,关键时刻很可能会背刺我们。”
&esp;&esp;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