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不得不说,您老是真爱李大人啊……当然,您还爱噶礼,还有谁来着?】
&esp;&esp;莫郁默默地从系统零零六那里扒拉了好几个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贪官出来,虽然感觉他们比李光地的问题严重多了,但是弄得灾民们流离失所这一点儿,果然还是一样可恶啊。
&esp;&esp;甚至比那些单独只是贪污的人还要可恶,因为他虽然自己没有贪,但是用了一堆贪墨的人来贪——杀伤力简直翻倍了好不好。
&esp;&esp;而且,到底他自己贪了没有,谁也不知道……以他的能力,要是说完全看不透人心,不知道自己手下用的人都是什么德性,好像也挺假的。
&esp;&esp;总之,至少要论一个用人不清、赈灾不力的罪名。毕竟这种大灾之年,这些上上下下的官员们居然还要再从百姓们的救命钱中挖出来一大块儿,那就真是畜生了。
&esp;&esp;莫郁在这里义愤填膺地碎碎念,康师傅的脸色早就又变了。
&esp;&esp;李光地的面色也立刻变得惨白。
&esp;&esp;只因他也知道,当时给事中黄鼎楫、王原等人上本子参奏自己“目击流亡,却不进行筹划”“碌碌素餐,徒以虚文巧饰”,并不完全算是空穴来风。
&esp;&esp;而这些罪名一旦落实,他肯定是吃不了兜着走的。
&esp;&esp;最后他能够全身而退,也纯粹是因为万岁爷开恩,将那些事儿多的给事中、御史们一力压了下来,才没追究他治灾不利的问题。
&esp;&esp;现如今被林家小娃娃旧事重提,还是在这种场合,那多半就是凶多吉少了。
&esp;&esp;李光地头上的冷汗汩汩而下,正想着要不要跪下认个罪、求个情什么的,却不料康师傅已经先行开口,命人拟旨,去京城把左都御史、左副都御史都给急召过来了。
&esp;&esp;这就是想要认真翻一翻这个旧账了。
&esp;&esp;而且居然要把左都御史、左副都御史两位都察院的大员都给叫过来,看起来是没法儿善了了啊。
&esp;&esp;李光地只觉得脑子嗡嗡得,甚至都听不清楚康师傅又在问他什么,只觉得眼前一黑,就失去了知觉。
&esp;&esp;第136章 岳父
&esp;&esp;见到李光地忽然晕倒,在场众人不免都吃了一惊。
&esp;&esp;毕竟这位李大人已经六十多岁了,要是真的有个好歹,那可真不是开玩笑的。
&esp;&esp;康师傅连忙派人去传太医,随行的太医立马儿上来查看,结果这位李大人不过就是急怒攻心,一口气儿没上来,暂时晕过去罢了。
&esp;&esp;康师傅听说是这样,倒是松了口气。
&esp;&esp;他虽然想要借此机会好好查一查李光地赈灾的事儿,但是也的确没有想着要这老伙计的命。
&esp;&esp;不管怎么说,这老伙计已经当了四五十年的官儿了,没有功劳还有苦劳呢。
&esp;&esp;更何况,他怎么说都得是“功大于过”的,那就不能下手太狠了。
&esp;&esp;康师傅一边儿命人把李光地抬到行宫休息,一边儿还是继续命人去京城传召左都御史和左副都御史过来。
&esp;&esp;只不过,让他们来的目的,还是稍微改变了那么一下子。
&esp;&esp;至少不用两个人都来查李光地的问题,还得有人来管一管赈灾的事儿了。
&esp;&esp;如果事情真的如同林家小子说的那样,赈灾的事儿管得那么差的话,必须得赶紧换人了。
&esp;&esp;灾民们流离失所,归根到底还是他这个皇帝当得不称职啊……好在他别的没有,能干的官员还是有几个的。
&esp;&esp;正好都察院的这俩人就挺合适的。
&esp;&esp;那不如就这样吧。
&esp;&esp;康师傅做出了这个决定之后还特意征求了莫郁的意见——明面儿上是说李光地身体不行,估计要应付伴驾的差事儿恐怕是很勉强了。而且这老李是直隶总督,还要处理去年河间大水灾民的事儿,也需要几个得力的帮手。
&esp;&esp;天知道康师傅为了能够把这个理由编圆了到底有多努力。
&esp;&esp;毕竟既要不触发听见心声带来的对说话内容的禁制,又要把事儿说清楚,还是挺难的。
&esp;&esp;但是好在康师傅在这个方面早就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操作起来虽然不能说是毫不费力,但是难度也不算太大。
&esp;&esp;莫郁对此倒是有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