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食。
&esp;&esp;与江夫人聊过以后,霍翎的目光顺势看向江家大娘子。
&esp;&esp;江家大娘子今年十一岁,眉目雅致,气质娴静,端坐在一旁,就像是从仕女图里走出来的一般。
&esp;&esp;霍翎夸道:“大娘子生得可真好。”
&esp;&esp;要是别人那么夸也就罢了,江夫人看了看皇后娘娘的脸,只觉得皇后娘娘比册后大典那时还要美上三分。
&esp;&esp;江家大娘子也很不好意思。
&esp;&esp;霍翎夸完以后,又考教起江家大娘子的学识,满意道:“不愧是江祭酒和江夫人的女儿,小小年纪就饱读诗书。你平日里都在哪里读书。”
&esp;&esp;江家大娘子道:“平日都一个人在家里读书。”
&esp;&esp;霍翎说:“一个人读书多无聊啊,不如进宫来,和大公主她们一起读书,也能有个伴。”
&esp;&esp;江家大娘子瞪大眼睛,下意识看向她娘。
&esp;&esp;江夫人也吃了一惊,万万没想到皇后娘娘会将她家闺女点为公主伴读。
&esp;&esp;江夫人有些摸不准皇后娘娘的心思,但皇后娘娘都这么问了,江夫人轻轻朝女儿点了下头。
&esp;&esp;江家大娘子立刻高兴地应了:“谢谢娘娘。”
&esp;&esp;等到江夫人和女儿离开皇宫时,霍翎又额外给江家大娘子赏赐了一套文房四宝,让她回去收拾些东西,后日就会有人接她进宫念书。
&esp;&esp;“伴读们都是和公主住在一起的。”
&esp;&esp;“宫里不缺伺候的人,也不缺吃穿用度,你们收拾些用得惯的东西带进来,其余的,都有内务府为你们安排。”
&esp;&esp;“每旬都能放一次假,到时宫里也会安排人将大娘子送回江府,让你们一家团聚。”
&esp;&esp;种种安排,细致又妥帖,要人挑不出一丝毛病。
&esp;&esp;江祭酒今天特意请了半天假,在家中苦苦等候,终于等回了母女两。
&esp;&esp;瞧着妻女高高兴兴的神情,江祭酒长舒一口气,才问起宫里的事情。
&esp;&esp;江夫人挥退下人,赶紧把宫里的事情都说了,这才问道:“你说说,娘娘这
&esp;&esp;是什么意思。”
&esp;&esp;前脚斥责江祭酒不堪为公主师,后脚却将江家大娘子点为公主伴读。
&esp;&esp;这……这实在是让江夫人看不明白。
&esp;&esp;“什么意思?”
&esp;&esp;这件事情,江祭酒是终于看明白了。
&esp;&esp;他苦笑:“皇后娘娘,这是恩威并施。”
&esp;&esp;先是用一道懿旨来斥责他,让他不得不上书辞去国子监祭酒一职。
&esp;&esp;要是帝后顺理成章地同意了他的请辞,怕是会引得朝臣对皇后的不满。
&esp;&esp;所以陛下驳回了他的请辞。
&esp;&esp;随后,皇后娘娘又将他家大娘子选为公主伴读。
&esp;&esp;这一举动,说明皇后娘娘只是单纯不满他给公主讲课时的表现,而不是否定了江家的教养。
&esp;&esp;如此一来就保留了他的几分颜面,让他得以继续执掌国子监。
&esp;&esp;从头到尾,皇后娘娘只下了一道懿旨,又见了江夫人和江家大娘子一面。顶多就是付出了一个公主伴读的位置。
&esp;&esp;江夫人确认道:“那大娘子进宫当伴读,应该没问题吧。”
&esp;&esp;江祭酒说:“没问题,让大娘子去吧。皇后娘娘不会为难她一个小姑娘的。”
&esp;&esp;江夫人无语,皇后娘娘这等尊贵气派之人,当然没必要自降身份,为难一个小姑娘。她担心的是:“你得罪了两位公主,大娘子这么进宫,真的没问题吗?”
&esp;&esp;江祭酒石化,下意识想说他什么时候得罪两位公主了,但想到那道懿旨,嘴角动了几下:“我就是讲课的时候,咬文嚼字了些。我平时在国子监讲课,都是这样的。”
&esp;&esp;江夫人问:“那你平时给大公子讲课,也是这样?”
&esp;&esp;江祭酒不吭声了。
&esp;&esp;江夫人苦口婆心:“要我说,你给两位公主赔个不是吧。就当是为了咱家大娘子。”
&esp;&esp;江祭酒:“……”
&esp;&esp;被江夫人一通劝说,江祭酒最终还是
海棠情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