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说白了康熙重嫡庶,大李佳氏的身份称不上好,完完全全就是靠着生子的功劳才成了太子侧福晋。
&esp;&esp;康熙对大李佳氏不太看得上眼,再加上两个孩子都有些病病歪歪的,不一定立得住,所以才没有想过给两个孙子取大名。
&esp;&esp;胤礽也一直没有提出过异议,如今过去好几年了,谁曾想胤礽会因为他给胤禔生的长子取名,就闹了起来。
&esp;&esp;不该一直没有异议?
&esp;&esp;康熙不免觉得自己的太子心思深,并没有和他这个做父亲的交心。
&esp;&esp;一直藏着掖着,直到这次胤禔得了嫡出长子,而且嫡出长子一出生就得到了他的赐名,才一下子爆发。
&esp;&esp;如果早爆发
&esp;&esp;左思右想下,康熙居然还是觉得胤礽小题大做,气性太大了。
&esp;&esp;其实康熙也不想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还不是长久以往的委屈累积,到了无法再压制的地步,才猛地爆发出来。
&esp;&esp;偏偏康熙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想缓和父子关系,说白了,不过是康熙心中觉得偏疼胤礽惯了,得‘纵容’‘包容’胤礽的坏脾气。
&esp;&esp;毕竟胤礽的坏脾气,也是他宠出来的。
&esp;&esp;谁让他是亲爹呢,他不纵容包容,谁纵容包容?
&esp;&esp;如此的康熙,不能说错,只能说错得离谱。
&esp;&esp;可以说上上辈子,胤礽和康熙离心离德,最终胤礽只差干了逼宫上位的事,最终输给了良心的原因,最主要的因还是在于康熙。
&esp;&esp;被偏爱的有恃无恐。
&esp;&esp;其实胤礽一直有种心理,既然偏爱,就一直偏爱到底,怎么能偏爱到中途,就将所有的疼爱都收回,重新换上一副‘你太让我失望了’‘我没有你这种儿子’‘管你去死’的嘴脸
&esp;&esp;上上辈子的胤礽,能不敏感,能不崩溃到发疯?
&esp;&esp;当然这辈子的胤礽,你别指望他再有情绪崩溃到发疯的一天。他都已经‘认命’选择摆烂了,还想他咋地?
&esp;&esp;不提这个了,只说郭络罗贵人,那气人的能耐。
&esp;&esp;为了给侄儿出口气,郭络罗贵人可是铆足了劲儿的怼惠妃。
&esp;&esp;每次都把惠妃怼得没脸,连续几次吧,惠妃直接闭宫不出,专心窝在钟粹宫照顾儿媳妇、孙子。
&esp;&esp;上上辈子,伊尔根觉罗氏死于难产。
&esp;&esp;这辈子吧,虽说撞巧,生产的地方变成了钟粹宫,得太医、稳婆的帮忙,伊尔根觉罗氏还算平安的生下弘昱小阿哥,却彻底的坏了身子,不能生了。
&esp;&esp;其实伊尔根觉罗氏已经生了五胎,能不能再生,对于皇家来说并不重要。反正有别的女人,还能给胤禔生。哪怕不生弘昱小阿哥,伊尔根觉罗氏的嫡福晋位置也是稳稳当当的。
&esp;&esp;而如今连生四胎都是女儿后终于得了儿子,即使不能生,也算让胤禔得偿所愿,不能生了又有什么呢。
&esp;&esp;偏偏伊尔根觉罗氏的思想却不是这样的
&esp;&esp;就认为女人的价值,只剩下操持家务和生孩子。
&esp;&esp;一得知自己不能生了,没想着自己已经生了四女一子,已经不需要生了。只觉得天好像塌了,整个人郁郁,没个笑脸。包括坐月子的时候,都是如此。
&esp;&esp;伊尔根觉罗氏本身是在钟粹宫生的孩子,坐月子自然在钟粹宫坐的。伊尔根觉罗氏这个样子,惠妃看在眼里,自然不满极了。
&esp;&esp;再加上在郭络罗贵人那儿受了不少气,原本只是闭宫不出的,这下子直接就病了。
&esp;&esp;原本志得意满,觉得自己抢先一步比胤礽先生下嫡子的胤禔顿时急坏了。胤禔蠢归蠢,可是真心孝顺。惠妃一病倒,伊尔根觉罗氏又在坐月子,胤禔就赶紧进宫,亲自给惠妃侍疾。
&esp;&esp;哦,忘了说,胤禔除了蠢外,还有被害妄想症的毛病。
&esp;&esp;胤禔没有将只生了一个公主的郭络罗贵人放在眼里,而是脑子不知道拐了几百个弯,莫名其妙的将胤礽牵连上了。
&esp;&esp;觉得这是宜妃,特意指示郭络罗贵人挤兑惠妃,原因很金丹,就是是为了她膝下的孩子,特意跟胤礽示好。
&esp;&esp;于是乎,气冲冲的找上门,准备找胤礽的麻烦。
海棠情欲